慧聪消防网讯消防品牌盛会活动报名中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回到解放前”,这是火灾给河套地区农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市不断探索最优防控方案——
2008年,我市首家、同时也是自治区首家的银定图农村治安消防站投入运行。此后的几年,市综治办把这项工作当做重点来抓,越来越多的农村治安消防站在河套大地农业主导地区建立。农村治安消防站数量的增多以及人员、器材的配备齐全,使“河套三农119”防控体系愈加完善,也让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他们说,有了“河套三农119”农村治安消防站,生活得更踏实。
——编者
器材齐全
整装待发
消防演练
近年来,市综治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按照“一村一队一车一栓一泵一牌”(“一队”为建立一支专(兼)职消防队伍;“一车”为一台水罐消防车;“一栓”为改造一个浇灌机井出水管接口为消防水带接口;“一泵”为配备一台手抬机动泵;“一牌”为设置一块永久固定消防宣传牌)的标准,率先将消防站建到镇一级单位,配备专(兼)职消防队员、消防车辆和简便灭火器材,形成了集初起火灾扑救、火险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宣传于一身的河套三农119防控体系。
确立建队模式通过试点推广
2007年,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市政府及时制定了《巴彦淖尔市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消防工作试点建设方案》,确立了农村治安消防站建队模式分四种:一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投入经费,建设营房、购置车辆、器材、装备,将日常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从社会上招聘队员并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单独执勤;二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各大企事业单位集资建设,日常业务经费由政府和各大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队员从社会上招聘或从企业职工中挑选,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单独执勤;三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投入经费,建设营房、购置车辆、器材、装备,将日常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抽调公安民警、苏木镇或农场干部,实行单独执勤;四是由市政府和旗县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日常业务经费从“金锁工程”返还款项或农牧民保险经费中支出。2008年4月23日,在市消防支队党委的积极协调下,市政府和政法委组织银定图镇消防站建设筹备会在银定图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会议针对银定图镇消防站的选址、建设标准、组织机构、主要任务、运行模式等进行了统筹分析,并形成《五原县银定图镇农村消防站建设意见》;随后,银定图消防站消防车库、办公室、宿舍等附属工程陆续竣工完成;消防大队组织农村消防站队员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消防理论、业务技能、灭火战术等培训;2008年11月4日,银定图农村治安消防站揭牌,标志着自治区首家农村治安消防站投入运行。
2008年底,前旗的先锋镇、明安镇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平安保险工程”反哺消防治安的工作模式,率先试点推行平安保险安保工程,采取“群众出资、政府补贴、保险公司承保”的办法,由群众出资35元,政府补贴15元,可享受最高限额为2万元的平安保险。在推行平安保险的过程中,旗政法委与保险公司协调将保费的50%用于理赔,另50%作为农村消防站的日常工作费用。2009年,市政府正式将“农村治安消防站建设”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加快了农牧区治安、消防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进程,把建设和完善10个中心集镇农村治安消防站列为市政府为全市人民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010年在全市新建9个农村治安消防站。到2010年底,全市共投入运行农村治安消防站20个,共需经费1060万元,其中,旗县级财政匹配742万元,市财政匹配318万元。
与此同时,市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十一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农村治安消防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充分明确了各旗县区、苏木(镇)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嘎查(村长)是本行政区域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人。各旗县区、苏木镇应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各嘎查村应建立由嘎查村主要负责人、村治保会等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工作组。
完善体系成效显著
农村消防安全是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市公安消防支队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了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设想,引起了市委、政府和市政法委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明确思路,确定试点,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治安消防站建设,加强对村民的消防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了“河套三农119”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问题,闯出了一条具有河套地区新农村消防建设的新路子。
几年来,通过“河套三农119”消防体系的运行,全市农村因火灾纠纷农民上访事件同期相比下降了5.3%;发生火灾事故数量下降了63%;从2008年11月至今,我市共投入运行了18座农村治安消防站,配置18辆消防水罐车和133名专职消防志愿者,使全市消防站对农村的辐射距离从平均45公里缩小至8公里内,已成功接出警3300起,抢救财产价值5000余万元,保护财产价值达1.5亿元。分别对全市48个乡镇(苏木)、647个村(嘎查)的两委负责人进行了消防培训和体验活动,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的乡镇长(苏木达)、村(嘎查)和“两委”负责人达2090名。累计开展各类消防知识宣传705场,走访农户4700余家,张贴宣传标语7860条,发放村民防火公约、家庭防火宣传册近6万份。向各级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举报火灾隐患3256处,查证核实并落实整改的火灾隐患有3124处。
继续铸牢“防火墙”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回到解放前”,这是火灾给河套地区农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的真实写照,因火灾致贫、返贫的教训非常深刻。但自从有了“河套三农119”农村治安消防站这支队伍,引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们生活得更踏实了。”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河套三农119”防控体系。一是各旗县区的农村治安消防站,负责扑救本辖区的农村火灾;二是在辖区派出所指导下,各地农村消防站重点对烧荒、烧粪、倒炉灰、吸烟、祭祀、燃放烟花爆竹、“城中村”、“出租屋”和“三合一”场所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隐患开展巡查;三是每逢节(庆)日或风干物燥天气,或进入火灾多发期,各地农村消防站要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