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一个高尚的人,可以镌刻一段历史;一个高尚的集体,可以活成一种传奇。他,操着淡淡的重庆乡音,眼神沉稳、刚毅而朴实;他,淡然地看着贴吧里、微博上网友们的转帖和热议,迅捷干练地穿起橙色救援服、佩戴好防护装具,平静地与战友们投入下一场战斗。10年的入伍经历,平凡而特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感动了一个城市。2个月前,他不顾个人安危,飞身跃出高约30米的窗台,勇救轻生妇女;他,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人如其名,一个天生的兵,一个活生生的“平民英雄”,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被网友和群众亲切地称为“飞扑哥”、“铜仁最美消防员”。他就是贺兵,重庆云阳人,1983年2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铜仁市碧江区公安消防大队百花路中队中队长助理,武警上士警衔。在他背后,饱含着铜仁消防部队这个光荣集体平凡而非凡的业绩,一段立足武陵之巅、谱写橙色荣耀的铁军传奇。
命悬一线飞身救人
2013年8月19日,对于贺兵和他的兄弟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这次救援,足以铭记终生。当天,铜仁市碧江区开发区汉庭快捷酒店7楼有一名妇女因感情纠纷割腕并欲跳楼自杀。该女子精神失常,情绪激动,赤脚站在酒店7楼的窗台外,目测离地面高度约30米,且已割腕,随时都有跳下或因失血昏迷掉下的危险,现场围观群众众多。接到报警后,贺兵和他的战友们迅速赶往现场。针对现场情况,消防官兵们一组在3楼平台铺设救生气垫,一组进行现场劝说及侦察,一组准备实施强制营救。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贺兵被分在风险最大的强制营救组。
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贺兵发现,进行强制营救的时机并不成熟。轻生女子所处的酒店房间阳台形状呈梯形,能落脚的地方除了固定在户外的两个空调机箱,就只有窗户约5厘米宽的窗台,而轻生女子就赤着双脚踩在窗台上。
经验丰富的贺兵意识到:在这个狭窄的区域里,想要成功营救,自己必须趁女子不注意时在两步内靠近女子身边,将其抱住,否则,不但营救任务很有可能会失败,而且自己也将面临巨大的危险。由于铜仁当天一直下着雨,空调机箱上已经非常湿滑,更是给救援增加了无比的难度。
时间在紧张的劝解中一分一秒的度过,轻生女子体力渐渐透支,眼看就要坠楼。在征得女子家属同意后,现场指挥部决定由贺兵为主实施强制营救。
就在此时,轻生女子突然冲着天空大喊“乖仔,我走了!”,身体同时向前倾斜摇晃准备跳下。在她跳楼的那一瞬间,贺兵一个箭步冲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步扑到了女子身边,伸出左手从腋下一把搂住女子,右手顺势将女子抱住。突然,意外发生,由于空调机箱上过于湿滑加之女子的挣扎,贺兵一下失掉了重心,狠狠的摔在了空调机箱上,自己下半身全部悬空(有安全绳的牵引保护),轻生女子更是身体全部悬空。此时,贺兵死死抓着女子衣角,双臂呈“环”状紧紧抱住女生上身,在窗内战友的帮助下,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子推进了房间,整个过程历时3分钟。确认女子安全被救后,用尽力气的贺兵一下瘫在了空调机箱上。
飞身一跃感动中国
贺兵的整个救援过程,被摄像机完整的记录下来,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让无数网民为之感动,更有网友盛赞贺兵为“飞扑哥”、“中国最美消防员”。各家主流网站、电视、网络视频的头版头条纷纷给予报道,腾讯视频点击量达到491320万次。经初步统计,200余家网站及贴吧、微博转载,30余家省级电视台播放,中央电视台13套《网罗视界》播报了“8.19救援事迹,湖南电视台《平民英雄》栏目还做了专题采访,央广新闻也作了播报。特别是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门以《命悬一线,高空救人》为题播出贺兵同志的救援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8月20日,省公安厅赵翔副厅长在《贵州商报》(8月20日A7版)上,针对此次救援行动作了“请厅政治部核准事实,大力宣传。请消防总队、刑侦总队、治安总队分别前往看望慰问。报立成厅长示。”的批示;8月26日,市委刘奇凡书记在《网络舆情快报》第32期“女子割腕欲跳楼轻生,碧江消防成功营救”上作出了“此次消防官兵的成功营救行动,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展示了合作精神和英勇气概,值得表扬”的重要批示;9月3日,省公安消防总队对贺兵同志记个人二等功一次;10月15日,省政府党组成员、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孙立成厅长批示:请贵钦同志商消防总队,对贺兵同志的先进事迹要深入总结,大力宣传和表彰。
“飞扑哥”背后的10年磨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挺身而出,风光无限的“飞扑哥”背后,是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常人无法想像的付出。闹市区的飞身救援,只是贺兵军旅生涯的一个缩影。
2002年3月,入伍不久的贺兵被分到了原铜仁市消防大队。在同批新兵中,贺兵的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但他不甘落后,总是憋着一股劲,一心要做到最好。新兵强化训练还没有结束,他手上的老茧就拉破了,胶鞋就磨破了3双,双膝开始出现水肿。经过一段时间的咬牙坚持,贺兵的各项训练成绩节节拔高,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列兵一跃成为军事业务素质名列前茅的尖子。成绩提高的背后,满身的伤病开始纠缠着贺兵,但他始终咬牙坚持。
2006年7月18日傍晚,铜仁市境内突降暴雨,锦江河水位突破历史警戒线。正在解放路瓦窑河大桥下垂钓的1名男青年被突涨的河水困于桥洞,情绪失控,准备跳入浑浊的急流,情况危急。此时,刚参加完比武集训、腰伤未愈的贺兵和战友们赶到现场后,主动请缨,将救援绳索套在自己身上从桥上悬垂救援。经过近3分钟的悬空下滑,贺兵终于靠近了被困青年,就在准备实施救援时,该青年由于情绪紧张开始挣扎起来。见状,贺兵一边对其进行安抚,一边果断地将绳索牢牢捆在其身上,双手并用奋力向上攀爬。半个小时后,在桥上战友的配合下,被困青年成功获救。此时,贺兵腰伤加剧,面色苍白的倒在了战友怀里。
2008年7月29日晚,江口县凯里村一名因酒精中毒而神智不清的中年男子,不慎跌入80余米的深洞。该洞直径仅1.5米左右,洞口长有灌木丛,洞内错综复杂,在距洞口不到50米的地方还有一非常狭窄的岩板洞口,村民们无能为力。家属情绪万分焦急,连夜向消防官兵求助。贺兵和战友们作为增援力量赶往了现场,并被现场指挥部指定为唯一一名侦察员到洞内进行侦察。贺兵孤身下洞找到了遇险者,确定其已无生命迹象。此时,现场指挥部命令贺兵迅速返回地面休整。回到地面后,筋疲力尽的贺兵顾不得休息,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一次深入到洞内,利用之前准备好的麻袋将尸体捆绑起吊。就在此时,贺兵的安全绳索与捆绑尸体的绳子卡在洞内约70米的狭窄之处并开始打结,无法拉动!见状,现场指挥部暂停了救援行动,令贺兵原地休整保存体力。贺兵打起十二分精神,在裹尸袋旁接过上方用吊篮运送的饮水和食物,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累,饿,渴,困,这都不算什么。贺兵还是那么淡然和沉着。5小时后,战友们终于将贺兵与遇险者尸体一同拉了上去。他们发现,这个铁打的汉子已经睡着了,嘴角却还挂着微笑……
2012年7月16日,铜仁市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导致万山区谢桥办事处楚溪村2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接警后,贺兵与战友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此时,由于山洪暴发,原先不到5米宽的小河变成了50余米宽的大江,被困人员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或淹没的可能。身经百战的贺兵果断向现场指挥部建议,由他即带领1名水性较好的攻坚队员驾驶冲锋舟强行渡河施救。救灾贺兵们刚刚驾舟到达河中央时,1名遇险群众不慎掉入河中。救灾千钧一发之际,贺兵纵身跳入汹涌的洪流,在被卷走的瞬间凭借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游到被困群众身边。5分钟后,战友们利用贺兵身后拴着的安全绳为牵引,顺利将他与遇险群众转移到冲锋舟上。
对于在历次抢险救援行动中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的贺兵来说,这样的故事只是平常。直到电视台播出令他一举成名的“8.19飞扑救援”后,他远在重庆的母亲才看到了儿子飞身救人的那一幕。老人哭着给儿子打来电话:“救人就救人,为什么自己也要跳下去?”贺兵平静地对母亲说:“妈妈,我是在救人,做善事。您不是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我在部队挺好的,领导和战友们很护着我,救援装备也很先进,您就放心吧,百分百安全可靠。”
“贺兵,你怕过吗?”每当听到这个问题,贺兵这个朴实的汉子总会露出腼腆的笑容。其实这也是许多人都曾问过的问题。他说,每次执行救援任务时,他都会回忆起自己刚刚加入铜仁消防部队的那一幕幕。是部队给了他磨练本领、施展武艺的舞台,是铜仁的山水使他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儿汉,是这里的百姓给了他荣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赴汤蹈火为国为民”。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践行了10年。10年来,贺兵从没回过主动向部队请过1次假,哪怕现在已经拥有了士官年度休假的权利,他也从没想组织上开过口。因为他说,支队已经任命自己为中队长助理,自己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对得起领导战友的关心和培养,更要对得起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赴汤蹈火为国为民”的梦想。
“飞扑哥”背后的英雄群体—一支战斗在梵天净土的“民生部队”
作为一名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铜仁消防卫士,贺兵同志在历次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中危难之时显身手的壮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毫不畏惧、沉着冷静”的英雄气概,在实战中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和公安民警“决不允许面对群众危难不勇为”的严明纪律,诠释着“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人民警察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充分树立了新时期公安消防官兵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贺兵同志服役的铜仁消防部队,是一支战斗在梵净山脚下的队伍,被铜仁百姓亲切地称为“民生部队”。
“民生部队”这一美名,是在火场和险境中锻造出来的,是对以贺兵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代铜仁消防人的“铁军精神”高度的概括和评价。对于铜仁百姓来说,消防部队特有的橙色,就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颜色。
这是一支所向披靡、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对党尽责,为民蹈火,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行动。一直以来,这支队伍无数次在水与火中穿越,在血与火里洗礼,救生命财产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服务和捍卫着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近两年来,在2011年铜仁市小十字“3.28”特大火灾扑救中,他们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战,成功疏散住户130户,疏散群众1000余人,保护市场面积5590平方米,门面116个,摊位121个,柜台47个,未造成人员伤亡,挽回财产价值2千余万元;在2012年沿河县谯家镇新生煤矿“4.26”透水事故救援中,他们连续奋战27天,架设管道1500余米,搬运物资3500余件、电缆2060米、发电设备及燃油30吨,下井45次,切割钢绳400余米,是第一个到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救援部队;在2012年11月7日万山区万泰锰业有限公司尾渣库泄漏救援中,他们与各有关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进行科学救援,架设脚手架200平方,搬运抽水管道500余米,切割钢管300米,装沙袋1200袋,搬运石灰100吨,共连续奋战了96小时……仅2011年以来,全市就出动消防官兵6848人次,消防车1019车次,参加火灾扑救97起,抢险救援1457次,抢救人员2198人,抢救财产价值8亿多元。
这是一支爱民如己,特别能奉献的部队。2012年以来,他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创新开展“消防安全进村寨、减贫摘帽奔小康”支农、助农活动,进入农家听民声、解民忧,共调查走访农户480家次,慰问、资助孤寡老人、孤儿、特困户、困难党员等170人,捐资捐物共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2013年6月中旬以来,由于持续晴热少雨天气,铜仁市10个县(区)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局部灾情严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面对特大旱情,他们迅速反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把“抗大旱保民生”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共出动官兵6864余人(次)、车辆1232余辆(次),深入2000余个村寨(社区)和单位,为50万人送水5万余吨。是参战时间最早、作战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作用发挥最为明显的“尖刀”和“拳头”力量,为缓解灾情、保障民生、促进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是一支艰苦奋斗、特别能生存的部队。铜仁市消防支队编制不足400人,车辆不过100余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发展所需的经费、营房及装备物资长期不足。支队党委一班人勒紧腰带、咬紧牙关,紧紧抓住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政策叠加历史机遇,用铜仁消防人特有的智慧逐渐破解了消防事业长效发展难题。在他们的努力下,市委、市政府将铜仁市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盘子”,在全省率先启动BT模式掀起部队营房建设高潮。2013年8月26日,市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已正式开工建设,今年共新建营房7个,续建营房3个,共新增营房建设用地362亩,建筑面积62124.39平方米。他们持续推进2.6亿元国外贷款装备建设项目,在全省率先采取国外金融贷款的方式配齐配强灭火抢险救援装备器材10000余件(套),为更好的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捍卫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赴汤蹈火终不悔,全心全意保安康。“飞扑哥”贺兵和他背后的铜仁消防部队全体官兵,用血肉之躯和爱民情怀承载着“消防”二字的重量。他们的一切平凡和伟大凝结到一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梵天净土的和谐安宁。这就是“飞扑哥”贺兵,和他背后的黔东消防铁军不朽的传奇。(来稿单位:贵州铜仁消防支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