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6月以来,铜仁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天气,导致全区水塘见底、水井(窖)干涸、农田龟裂、禾苗枯萎,旱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成灾面积之大、经济损失之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49.5万群众和34.93万头(口)饮水困难、10.38万公顷农作物枯萎,给全区人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旱情依旧在持续……8月15日,铜仁地区减灾委将旱灾由三级升级为二级,1.8万平方公里的黔东大地上拉响了抗旱救灾橙色警报。在严峻的旱灾考验面前,全区消防官兵积极响应省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号召,站在“抗大旱、保民生、解民难、促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迅速投入到全区抗旱救灾的最前沿,充分体现了消防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顶烈日、斗旱魔的壮丽凯歌。
宗旨:绝不能让老百姓没有水喝!
“绝不能让老百姓没有水喝”!今年6月,在全区抗旱救灾动员部署会议上,铜仁地区消防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余兴和的发言掷地有声,要求全区消防部队要以“三个建设年”和“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为牵引,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抗旱减灾重大部署上来,把“抗旱救灾,保障民生”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立即成立党员抗旱救灾突击队,尽一切努力解决灾区群众饮水用水困难,并明确了抗旱救灾“三个重点”:即以特旱灾区群众为重点、以灾区留守老人和妇孺为重点,以服务省地重大工程项目为重点,同时,建立抗旱救灾一把手负责制,确保高效、高质完成各项救灾任务。
自旱情蔓延以来,全区消防部队迅速成立了12支党员抗旱救灾突击队,支队机关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成立了以华云支队长为队长的抗旱送水突击分队,深入旱情严重地区参加指导抗旱送水保民生行动,支队党委成员更是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按照联系包干责任制的要求,纷纷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抗旱救灾指导工作。7月28日,余兴和亲率石阡县消防大队抗旱突击队员深入汤山镇雷纯村开展“红水桶”大型公益送水活动,并亲自手提“红水桶”为留守老人送水进门。8月15日,余兴和政委再次深入特旱灾区——石阡县,率领“红水桶”突击队深入花桥镇坡背村大土组抗旱送水。8月18日,华云支队长率领“抗旱突击队”到了石阡县坪地场乡大水井村余家湾组送水,中午12时,华云支队长与官兵们还来不及休息,得知该村长欠土组50余户村民200余人的生活饮水困难,又继续为该村民组老人、留守孩子送上10吨清泉。8月17日,何涛副支队长深入沿河参与指导抗旱保民生工作。面对无情旱灾,铜仁支队党委高度重视,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支队党委成员更是靠前指挥,亲临抗旱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带领官兵谱写了一曲曲顶烈日、斗旱魔的时代壮歌。
抗旱:这里的党旗分外红
骄阳似火的黔东大地上,一辆辆红色的水灌车穿梭于巍峨的群山间、一面面红色的突击队旗帜迎风飘扬、一幅幅红色标语滋润民心,一个个橘红色身影走村串寨,勾勒出了一幅战天斗地抗旱魔,赤胆忠诚为民歌的和谐画卷。自旱情发生以来,全区消防官兵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牵引,以抗旱救灾检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成效,严格按照地委书记廖国勋“要把群众饮水安全放在抗旱首位”和行署专员夏庆丰“坚决打赢抗旱救灾与经济发展两不误这场硬仗”的指示要求,立足岗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连续奋战,奏响了黔东大地抗旱救灾“保民生、促发展”的时代最强音。在抗旱保民生上:7月30日,德江县消防官兵为煎茶镇付家村的100余户村民送去40余吨生活用水;8月3日,印江县消防4名官兵为同心村田家屯组1000余村民送水,缓解灾区群众燃眉之急;8月12日,思南县敬老院90多位老人的生活用水告急,大队5名官兵为敬老院老人们送去了20余吨“甘露”;8月14日,铜仁市大队10名消防官兵为鱼塘乡牛场破村送上生活用水。8月17日,石阡县大队官兵为中坝镇坪望村500余村民送去12余吨生命之水,8月17日下午,玉屏县消防大队官为朱家场镇前光村送水12余吨,并利用消防器材进入100米深洞寻得水源。8月15日,沿河县大队官兵为夹石镇鲁家村、陈家村近300户居民送水10余吨。另一方面,在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由于持续高温、旱情蔓延,严重影响了全区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在抗旱送水保民生的同时,全区消防官兵也积极服务于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助推社会经济发展。7月31日,杭瑞高速公路第四标段施工负责人求助称:“由于近期持续高温使原先的储存用水早已用完。现在整个工地缺水,无法正常的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程,德江县大队4名官兵立即驾驶1辆8吨水罐消防车负责给该工地送水,确保该建设工地不因缺水而不能正常施工从而影响整个建设的进程;8月13日,德江县城南大道建设指挥部称:“第一标段建设工地现场刚浇铸路面,由于缺水无法凝固,请求消防官兵送水浇注路面,确保工程能如期进行”。大队6名官兵连续奋战12个小时浇注路面1.2万平方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8月13日,印江县新寨乡云发养猪场是招商引资项目,由于水源枯竭,3000余头生猪饮水困难,大队立即5名消防官兵前往云发养猪场送水50余吨。8月15日,松桃县盘石乡黑山羊养殖基地因长时间以来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1万多只黑山羊饮水和上万亩牧草受到旱情的严重威胁,松桃县大队6名官兵组成“红水桶”服务队为养殖基地送水100余吨。上面一组组简单的时间、地点数据只是全区12支抗旱突击队、300余官兵抗旱救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消防部队共出警240次,出动车辆921台次,出动官兵1782人次,送水0.5万余吨,行程1.2万公里,惠及群众28.6万余人。
情操:赤诚忠心爱民意
“作为党的干部,要不言苦、不怕累带领官兵齐心抗旱!”,“全体官兵停止一切探亲休假,所有装备、物资24小时待命,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切实起到带头作用!”支队党委书记余兴和政委在抗旱救灾动员部署会上动情的说。自旱情发生以来,每一次送水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次救灾就是一次洗涤心灵的思想洗礼,抗旱期间,全区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发生了一个个刻骨铭心、久久不能释怀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了黔东消防卫士赤诚忠心的爱民情怀。
8月5日中午,正在玉屏县大队部署抗旱救灾工作的余兴和政委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里传来老母亲亲切却又略带责备声音:“兴和啊,过两天就是你父亲的生日了,你工作再忙,也该回来看看吧,家里都没水做饭了,亲切朋友们也都想你了……”他转脸微笑着说:“妈,我不是正忙着呢,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一定回来好好陪陪二位老人家啊,父亲的生日礼物我一定补上,一定!我先忙了啊……”略整一脸的无奈,余兴和政委又投入了抗旱工作当中。
“再不回来看看,娃娃就不姓张!”这是松桃县消防大队参谋张文华妻子给他下的死命令。虽然大队离家不到50公里,可张文华结婚4年来,却很少回家陪妻子。7月3日,妻子产下1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后,张文华高兴得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传给全区战友。然而,从出生到现在,他却连自己儿子长的什么模样都还不知道,因为紧张的抗旱工作,他还一直没有回过家。
8月8日晚,当得知大队第二天要前往官舟镇送水抗旱的消息后,正在医院接受肠炎治疗的沿河县消防大队中士卫进店翻下病床,主动向医院提出办理出院手续。医生说:“你还是好好的呆在医院继续治疗吧,再犯可就更难治了。”“不管了,我们三类大队本来就人少,我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抗旱救灾工作不能等啊!”出院后,他顾不上片刻休息便直奔大队停车库,对大队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直到凌晨1点才回寝室休息。
自抗旱救灾“战斗”打响以来,全区没有一个官兵请过假、探过亲,他们把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注入了手里提的、肩上挑的、背上背的清水当中,一并送给了灾区群众。
效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8月14日,当铜仁市消防大队官兵为鱼塘乡牛场破村送上生活用水时,70多岁的婆婆聂智秀感动的说:“这么热的天,那么远的路,你们还为我们送水,感谢你们,真的辛苦你们了,你们就是“及时雨”啊!”这只是一个普通留守老人对红门卫士的赞许。面对严重的旱情,全区消防官兵积极响应省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号召,深入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总要求,切实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积极主动为民送甘露,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好评。8月16日,地委书记廖国勋到沿河自治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时,特别指出消防部队是一支英勇的铁军卫士,在这次抗击特大旱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切实缓解灾区人畜饮水困难,帮助群众保护农作物,真正做到了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夺取全区抗旱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立了大功。“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区消防部队的抗旱救灾的先进事迹迅速引起国家、省、地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铜仁地区电视台、铜仁日报等中央、省、地记者纷纷30余次深入消防官兵送水一线进行采访报道,特别是旱灾区的石阡县红水桶行动、玉屏县100米深洞寻水事迹更是在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树立黔东消防卫士的良好社会形象。
旱情持续蔓延,红水桶仍在行动……全区消防官兵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抗旱救灾这场攻坚战!(来稿单位:贵州省铜仁市谢桥罗家湾消防支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