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消防网讯 救援机器人顾名思义,是用于事故、灾害的救援功能的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它也是消防救援装备器材之一。
分类
军用救援机器人,灾后救援机器人,水下救援机器人、灾难侦察机器人、地震救援机器人等。
2011年5月9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八届IEEE世界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是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除了有消防救援的机器人意外,还有许多新研发的高科技机器人。
应用广泛的工业用机器人,最让人类敬服:室内负重机器人高大强壮、力大无穷;从事精密操作的机器手臂,将越来越多替代人类精准组装各种复杂的产品。出现在机器人挑战赛中的那些微小机器人,也令人惊叹。它们身材微小,但在智能传感器网络、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指挥这些“迷你”机器人向指定方向移动,人类想出的办法五花八门:利用磁铁的磁力,利用静电,利用共振电磁……
最受欢迎的是来自法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NAO。根据工作人员的指令,这个身高只有58厘米的小个子机器人一会儿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步,一会儿打太极拳。它的手指和四肢都十分灵活,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动作认真又滑稽可爱。据说它已具备人类的情感智商。
这次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提交的论文显示,专家学者眼下最关注的,是医疗机器人的研制。而在产业界,发展前景最为乐观的,则是直接服务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服务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每个国家各有侧重,比如美国重视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和军事活动中的应用,欧洲国家更多关注交通、医疗智能化,日本重视助老服务等机器人的研制,中国则在从事危险探测、救援等特种机器人的研制上投入最多。
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性机器人,在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在美国,比尔·盖茨提出了“家家都有机器人”计划;韩国提出到2013年让机器人进入家庭;欧洲也有类似计划。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