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火灾保险公司是“香港火烛保险公司”(HongKongFireInsuranceCompany),系英商怡和洋行1866年设立于香港,是中国领土最早出现的一家火险公司,注册资金为二万美金,大买办何东是该公司的驻华经理之一。该公司每年所获盈利,相当于股本的50%,股票增值曾达到过400%。可见,当时与其匹敌的保险公司甚少。
早期火险业的营业范围不限于香港,在广州、上海、北京也有这家火险公司的客户。当时保险公司为防止被保险人放火搬物,都在保户门楣上悬钉一种铜质或铁质火标,既便于警察查检,又提醒救火人员奋勇抢救。当时,一般中国保户以悬挂保险商标为荣,因为非殷实商店住户,外商大多不敢冒然承保。
如今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里尚收藏有一份1924年6月12日签发的保险单,当时香港火烛保险公司在保单上的中文名称为“香港火烛燕梳公司”。为何保险公司称“燕梳公司”呢?其实,“燕梳”就是保险(Insur)的音译。1866年,上海出版《英华字典》,同年在香港印行第一版,它是英语对照广东话和北京话,包括发音也用这两种方言注明,所以“保险”(Insur)也被译成“燕梳”或“烟苏”。有上海洋场竹枝词为证:“保险洋行号燕梳,行中殷实有盈余。纷纷传派燕梳纸,岁底年年送历书。”
香港火烛保险公司的体制,沿袭的是英国保险公司体制。早年英国的消防队是隶属于保险公司的。后来,消防队从保险公司分离出来,而归并于警察系统,保险公司依然同消防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经常出资捐助消防车或编印消防宣传材料,免费向民众散发,藉以提高民众防火意识,预防火灾。
精彩评论